莒南:凭“蓝”而立向海而生 建设鲁南“无水港”
信息来源:moliao.biz 时间: 2012-10-18 浏览次数:430
本报莒南讯 近日,在投资6.53亿元、年产值可达35亿元的莒南经济开发区天宝空气源热泵产业园,企业负责人朱寅灿对记者说:“项目落户莒南,就是看中了这里近海临港的区位优势,这个项目引进韩国专利技术,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作为能源,产品填补了国内空气源热泵-25℃不能正常运行的技术空白,节能、环保、低碳。”
莒南处在青岛、连云港、日照、岚山等四港第一轮辐射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汇集处,发展临港经济得天独厚,堪称临沂乃至鲁南的“无水港口”,被列为全省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重点示范基地之一。如何把临港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?该县树立“凭蓝而立、向海而生”的开放理念,充分发挥近海临港优势,陆港对接优势,产业对接优势,加快构建以临港产业为主题的蓝色产业体系,着重培育大运输量、大吞吐量的新兴产业,重点做大做强新型不锈钢产业、重型装备制造业、精细化工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百亿产业基地。
依托“一区三园”聚力打造临港工业新高地。实施“工业强县、项目立县”战略,重点打造莒南经济开发区、临港产业配套项目园、临港国际物流园、大店工业园,拉开临港产业布局。经济开发区着力建设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生物制药、食品5个“园中园”,今年以来新引进过亿元项目11个。临港产业配套项目园已有同三矿业、鑫盛达矿业等10多个项目落地。沿疏港大动脉岚济公路规划建设的临港国际物流园,已有众兴物流等1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,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00多家物流企业,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。大店镇工业项目聚集园抓住省扩权强镇、市重点镇“两个杠杆”的撬动作用,形成磨料磨具和固体碱两大主导产业,入园企业376家。
产业对接,突出特色,加快培植蓝色产业体系。该县积极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,主动对接日照精品钢基地,着力招大聚强,全力培植蓝色产业体系。目前,该县外出招商320余人次,新引进3个投资过10亿元、5个投资过5亿元、62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地。已签订投资20亿元的华东国际石材物流港、投资12亿元的南京雨润大型冷链物流、投资10亿元的宁波洛克工程机械配件等46个大项目。
坚持高端引领、下游延伸、关联配套。目前已形成以鑫海科技、同三矿业为龙头的冶金有色产业,以阜丰、龙飞生物为龙头的生物工程产业,以信义机械、碧海机械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,以玉皇、绿润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,以三方、凯利为龙头的化工产业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磨料磨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