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磨料磨具网 - 磨料磨具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聚焦中研 | 企业新闻 | 时事纵横 | 市场分析 | 外贸常识 | 行业新闻 | 营销策略 | 政策法规 | 行业专利 | 技术信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市场分析 > 销售员老王的“钱途”追寻记(连载四)
N.biz | 商业搜索

销售员老王的“钱途”追寻记(连载四)

信息来源:moliao.biz   时间: 2014-12-26  浏览次数:16665

    上回说到A企业的赵经理、工艺李工、质检刘工三人到老王的“厂”里验厂后回去准备写验厂报告。报告的结果如何呢?老王是否成为了A企业的供应商?相信各位读者一定急于知晓,老王也是同样。距离上次与赵经理他们见面已经过去3天了,3天来,老王的状态甚是低迷,第四天早上,老王接到了一个电话,一看来电显示,老王瞬间精神了,是赵经理打来的,他要老王去A企业谈有关供应的相关事宜。各位看客,你们的心也落下来了吧!是的,验厂通过了。

  老王告知老板这个喜讯后,稍准备了一下,便急忙赶往A企业。见了赵经理后,老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,赵经理则严肃的表示,主要还是老王的工厂和产品能够符合A企业的要求。老王心里明白,赵经理这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,而是向其身边的几位A企业人员表明自己的“公正”。

  几句寒暄后,老王与赵经理步入正题,谈起了供应的具体细节。赵经理给了老王A企业对海绵砂纸的目标采购价格,老王心里盘算一番觉得价格自己能够接受,很快,双方就在价格方面达成了共识。继而,赵经理说到了供货量的问题,他说,A企业目前每月使用海绵砂纸的总量为100万片,日后会有两家企业共同供货,老王的公司因为刚刚进入A企业的采购系统,所以第一次的供货量会少一些,数量定为5万片,待车间试用后,如没有质量问题,供货量会逐月递增。

  老王认真听着赵经理的要求,不停地点头应和。末了,赵经理告诉老王,公司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其发送订单,老王的企业按照订单要求按时供货就可以了。待有关供货的问题谈完后,已经接近午休,老王要约赵经理一同午餐,赵经理表示自己还有事不去了,于是老王在离开A企业时,偷偷的塞给赵经理一个红包。

  回去的路上,老王满心的喜悦,想着即将到来的订单,老王憧憬万分。

  回到办公室后,打开邮箱,A企业的订单随即进入老王的眼帘。不愧是大企业,老王感叹道,供应商系统做的非常完善,不像之前给小企业供货,只需一个电话,就开始送货了。

  因为是第一笔订单,老王很是上心,他特意跑到南方供货的小厂,认真监工每一个生产环节,生怕出错,最后,连产品包装的细节都多加考虑,确保包装箱上的合格证、环保标识、物料卡等样样齐全。

  生产期紧张又紧迫,到了交货的时间,老王亲自送去了第一批货。随后的两天,老王一直沉浸在与A企业合作的愉快氛围中,直到一个电话响起,老王的喜悦消散了,电话是赵经理打来的。

  “老王啊,车间使用过产品后,说是‘不耐磨’,你这次送来的产品和之前的试样是否一样?”赵经理的语气很是严厉。

  “赵经理,我敢保证,绝对是一样的,样品都是从这个批次里面拿出来的。”老王连忙回答到。

  “那车间怎么反应这么大,你赶紧和李工一起去车间了解一下情况,尽快搞定!真要遭到投诉,对你们影响可是很不好!”

  “是,是,是,好,好,好……”老王一边不停地应和,一边抓烟和火,心里乱成一团。

  挂了电话,老王寻思着,这批产品是自己亲自监工的,质量只会更好才是啊,怎么会不如之前送去的样品呢?带着疑惑,老王联系了老板,可老板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,只能到A企业的车间去了解详细情况了。

  老王给工艺李工打了电话,还未等说明情况,工艺就表示,赵经理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。

  老王和工艺来到A企业的车间后,先是向工人了解情况,工人说,原先一片海绵砂纸可以处理5-6个工件,现在的只能处理3-4个。老王听后顿时眉头紧锁。听闻工人的说词,李工看了看老王的产品,又看了看工人的使用情况,随即把老王叫到一边问到:“车间主任你认识吗?”

  “不认识!”老王立即回答到。

  李工咂了咂舌,随即说到,“车间主任就是生产的老大,车间的活阎王,权力大的很,一个电邮,你就得退货,看这架势,是等着你去找他呢!”

  老王愣住了,自己怎么忽略了这么个“大爷”呢!许是看出了老王没了主意,李工说,自己可以帮老王约见车间主任,让老王和车间主任当面沟通一下。

  离开了车间,老王径直来到了赵经理的办公室,把车间的情况以及工艺的话全部告诉了赵经理,并希望赵经理可以帮忙想办法。

  赵经理沉默了一会,随即问老王:“这次的产品质量你确定没有问题吗?”

  “肯定没有问题。”老王急忙回答到。

  “我也知道,一换产品,车间老是找麻烦,那些工人麻烦事儿很多,但没想到这次反应这么大,老王啊,车间那方面你得想办法接触接触……”

  听了赵经理的一番话,老王还想再问问车间主任的情况,可还未等开口,赵经理便说自己一会还有个会议,老王要是还有什么事情等他开完会再谈。见状,老王只能识趣的告辞。

  从赵经理处没有取得真经,老王急忙回去找老板商量。

  老王同老板讲了事件的经过后,老板也慌了,产品质量有问题,退货是小,若让这单生意黄了,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,还有那如山般的备货又如何处理?一番商量之后,老王和老板决定,还得先见车间主任,当然,见不是白见,肯定要给车间主任一些好处才行,如此,老王他们那原本就微薄的利润就会又少一些,但不给这点好处,他们只会损失的更多。

  商量之后,老王给工艺李工打去电话,求其帮忙约见一下车间主任,工艺在电话那头爽快的答应了。不到半小时,工艺给老王打电话,说约好了,并称车间主任喜欢吃海鲜,所以把见面地点选在了一家海鲜酒店。听李工说出酒店的名字,老王皱了一下眉头,这是一家贵的让人呲牙的海鲜楼。贵就贵吧,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,老王心里想着。问了李工预定的包间号后老王又说了些感谢的话才挂了电话。

  老王与老板在约定好的时间到达了海鲜楼,进了酒店包间,坐下不到10分钟,车间主任与工艺李工来了,车间主任外貌儒雅、衣着讲究,嫩白的皮肤完全不像在车间干活的,这完全颠覆了老王以往对车间主任的想象。

  四人一碰面,李工便说话了:“这是我们车间主任于主任,现在负责XX等几个项目,你们的项目也是这几个项目之一。”

  老王忙上前和于主任打招呼,并为其介绍自己的老板。这时,老王才明白于主任为什么要选这么个地方就餐,他并不是想吃的多好,而是想通过酒店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啊!

  几句寒暄后,大家都落座了,老王开门见山的就说起产品质量的问题,于主任的回答很简单——不耐用。这让老王略显尴尬,这时工艺李工接话了:“我之前测老王的产品时效果挺不错的,其实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的,只是这批产品的质量似乎有些问题。”

  听罢李工的话,老王也忙点头表示自己的企业是可以生产出质量不错的产品的。为了不让谈话变僵,老王的老板岔开了话题,和于主任聊起了闲话,于主任倒也健谈,可话锋一转到产品上,于主任就明确表示产品质量不行。解释、强调都不是办法,老王觉得有必要出杀手锏了。

  在老板与李工聊天的空档,老王向于主任敬了一杯酒,并低声说到:“希望于主任能多加指点,以后有钱大家一起赚。”

  于主任抿了一口酒微微一笑,继而说道:“老王,够朋友,也不多说了,李工也说你们的产品还不错,这样吧!你再换一批货到车间试试。”

  于主任的这番话算是给了老王解决问题的答案,老王满嘴答应着,不过心里却想着:换什么货,都一样的东西。

  第二天,老王到A企业换了一批货,还别说,于主任没有白见,之后没有再遭到投诉,供应顺畅了,直到这会儿老王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
  之后的日子真是苦尽甘来,A企业的定单数量越来越大,车间也没有再找麻烦,虽然单件产品利润微利,但是架不住数量可观。日后的老王一边维系与A企业的人际关系,一边协调生产供应,忙得不亦乐乎。

  但慢慢的,老王和老板发现,刚刚一个月,公司资金被A企业的项目迅速吸空,比预想的情况恶劣得多。

  老王的日子真的苦尽甘来了吗?他的“前途”将会如何?

  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!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磨料磨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